&esp;&esp;两人站在廊下,四月璀璨的阳光洒在院中。 &esp;&esp;刘嫂家的那株柿子树越发茂盛,几乎有越墙而过的架势。 &esp;&esp;袁瑶衣帮伍氏擦着眼泪,笑着安抚:“都过去了,后面都会好好的。” &esp;&esp;“就是就是。”伍氏笑笑,可眼泪就是止不住,几个月来担惊受怕,她可不比在牢中的男人好受一点儿。 &esp;&esp;一旁的伙房">
阅读历史 |

第229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两人站在廊下,四月璀璨的阳光洒在院中。

&esp;&esp;刘嫂家的那株柿子树越发茂盛,几乎有越墙而过的架势。

&esp;&esp;袁瑶衣帮伍氏擦着眼泪,笑着安抚:“都过去了,后面都会好好的。”

&esp;&esp;“就是就是。”伍氏笑笑,可眼泪就是止不住,几个月来担惊受怕,她可不比在牢中的男人好受一点儿。

&esp;&esp;一旁的伙房中,连婶正在忙着烧菜,隔壁的刘嫂也过来一起帮忙,正在里面说笑着。

&esp;&esp;袁瑶衣拉着伍氏去了墙下的长凳上坐下:“如今姨丈可以回家了,布铺买卖也好,表嫂也要生了,接下来都是喜事了。”

&esp;&esp;“就你嘴甜,”伍氏破涕为笑,拿衣角拭着泪,“那你呢?要不跟姨母一起回去?”

&esp;&esp;袁瑶衣摇头:“我现在挺好的。”

&esp;&esp;伍氏稳了稳情绪,轻叹一声:“詹大人的案子,听说也快开审了。我就不明白,他根本没做错什么,为什么要关起他来?”

&esp;&esp;提到詹铎,袁瑶衣笑容一淡:“他会没事的。”

&esp;&esp;嘴上这样说,可心中明白,国有国法家有家规,强行提审,终究是詹铎自己为之。那么多人看着,朝中自然少不了对他的弹劾,后面必然也是和兵器偷运案一样,会开审。

&esp;&esp;只是,相对于兵器偷运案,詹铎的这件案子不仅牵扯着朝堂,还牵扯着邺国公府。

&esp;&esp;伍氏没再多说,只是拍拍袁瑶衣的手背,好似是给以鼓励和依靠。

&esp;&esp;两日后,京城那边来了消息,花楼杀人案有了结果,邺国公府的二公子詹钥,被判杀人有罪,发配西陲苦寒地从军,此生不得回京。

&esp;&esp;袁瑶衣是从彭元悟口中听到的,说是过两日詹钥就会离京,为此纪氏在府中大闹,寻死觅活的,将老夫人再起气晕过去。

&esp;&esp;至于詹韶康,也因此受到牵连,被御史弹劾教子无方,削去了可有可无的闲职。

&esp;&esp;可想而知,现在的詹家会有多乱。一旦邺国公府倒下,连带着下面的宗族就会跟着衰败,一日一日等着而已。

&esp;&esp;事情一件一件接着来,后面跟着的便是詹铎的案子,由大理寺审理,闲杂人等不得入内。

&esp;&esp;那天,不少人围在大理寺外,有些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,有些是兵器偷运案获得清白的百姓不用说,他们是用这种方式为詹铎求情。

&esp;&esp;没有詹铎强行提审,便没有兵器偷运案的真相大白,也挖不出藏在朝廷中的蛀虫。要是这样的官吏都会被重罚,那当真是寒了百姓的心。

&esp;&esp;所以,大理寺审案时也是十分头疼,要顾忌民意,又不能不管朝廷律例,当然还有宫里官家的意思。

&esp;&esp;这位年纪轻轻的枢密使,可是官家一手栽培出来的,身上又有赫赫战功,可不是詹钥那个草包能比的。

&esp;&esp;思来想去的,都是棘手。

&esp;&esp;一天即将过去,大理寺终于出了结果:詹铎私自提审案子,触犯本朝律法,细查之后,发现是与提刑院之间的交接出了问题,但是后果已经造成,必须给与刑罪处罚。

&esp;&esp;詹铎被削去枢密使一职,但念及之前的战功,流放之罪可免,官职将至八品,不日去地方上任。

&esp;&esp;这一结果出来,等在外面的人一片哗然,有人觉得可惜这青年才俊,竟要去小地方做个不起眼的小县丞;有人觉得庆幸,性命保住了,有才华终究能登山再起。

&esp;&esp;袁瑶衣也在人群中。

&esp;&esp;“也好也好。”连婶双手合十,嘴里念叨着,“人没事就好。”

&esp;&esp;袁瑶衣也是松了口气。对,人没事就好。

&esp;&esp;就像当日在大理寺的地牢,詹铎曾跟她说会贬为庶民。无所谓,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,不都是一天天的过活吗?

&esp;&esp;邺国公府的人天恒贵胄,可他们过得开心吗?厚山镇的百姓平凡简单,你能说他们过得痛苦吗?

&esp;&esp;其实好坏与否,全在于自己。

&esp;&esp;审判的告示被贴在大理寺外的墙上,上头只有判决的结果,并没有写后面詹铎会降职去哪里。可能还需要走吏部那里,然后再定夺。

&esp;&esp;袁瑶衣站在人群外,艳阳下身影单薄。

&esp;&esp;“娘子,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