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5章(1 / 2)
&esp;&esp;“臣恭迎郡主。”李博元拱手行礼。
&esp;&esp;姜韶华了然一笑,走上前来:“本郡主今日在礼部盘旋大半日,和李尚书相处甚得。明日后日,本郡主打算继续去礼部,看看礼部上下是怎么当差的。”
&esp;&esp;李博元笑容还没完全绽开,就顿住了:“郡主还要去礼部?”
&esp;&esp;姜韶华理所当然地点点头:“当然要去。本郡主要代皇上巡查六部,礼部衙门有三十多个官员,每人都有各自的差事。半日怎么看得过来,少说也得要四五日。”
&esp;&esp;李博元深呼吸一口气,低声道:“如果礼部有什么问题,还请郡主私下提点一二。我祖父年纪大了,又是天子外祖父,闹出什么来实在不好看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笑了一笑:“放心,本郡主心中有数,行事自有分寸。”
&esp;&esp;放不放心的,也只能如此了。
&esp;&esp;姜韶华进天子寝室,向太和帝仔细回禀今日礼部之行:“……李尚书今日一直陪在臣妹身边,臣妹只来得及将礼部衙门转了一遍,没能细看。明日臣妹再去。”
&esp;&esp;太和帝嗯了一声,委婉地暗示:“那是朕的外祖父,如果有问题,你私下和朕说。”
&esp;&esp;怎么也得给李尚书留几分颜面。
&esp;&esp;姜韶华笑着应下。
&esp;&esp;隔日小朝会过后,姜韶华又随李尚书去了礼部。
&esp;&esp;昨天夜里,礼部众臣难得加班熬夜,各自检查自己的一摊子差事,该收起来的收起来,该弄虚作假的也得赶紧。
&esp;&esp;今日郡主再来,礼部众臣便从容多了,一同拱手相迎:“臣见过郡主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很是和气地笑道:“本郡主就是随意来转转,你们各自忙自己的,不用特意招呼本郡主。”
&esp;&esp;众臣一时不敢动弹,纷纷看向李尚书。
&esp;&esp;李尚书点头示意,众臣才散去,回自己的签押房,步履匆匆,一副臣很忙真的很忙的架势。
&esp;&esp;姜韶华对李尚书道:“李尚书不用相陪,本郡主自己随意转转便可。”
&esp;&esp;李尚书哪里放心得下,目光一掠,落在董侍郎脸上。
&esp;&esp;董侍郎是礼部左侍郎,被视为下一任礼部尚书的不二人选,自然心向着礼部。又和郡主关系良好,屡次在朝中为郡主说话。冲着董侍郎的颜面,郡主也不便过多为难。
&esp;&esp;董侍郎心领神会,主动请缨相陪。
&esp;&esp;姜韶华不动声色地笑了一笑。
&esp;&esp;所以说,在官场混迹了数十载能做到一部尚书的,哪有简单的?李尚书心里敞亮得很。
&esp;&esp;“郡主想从何处看起?”董侍郎笑着问询。
&esp;&esp;姜韶华随口道:“二十多间签押房,一间一间看便是了。”
&esp;&esp;这是要通通看一遍,走马观花也要看全乎了。董侍郎点头,在前领路,每进一间签押房之前,便将这个官员的姓名年龄籍贯科举出身乃至政治倾向都说清楚。
&esp;&esp;姜韶华听在耳中,也有些心惊。丞相党这三个字,说来轻飘,真落到实处,便知道这是一股多么庞大的政治力量。
&esp;&esp;按理来说,礼部是李尚书的地盘。可就在礼部,明确表露出倾向王丞相的,也有六人。这还是摆在明处的,在暗处的又有多少?
&esp;&esp;至于倾向于太皇太后的,就少得多了,只有两人而已。
&esp;&esp;姜韶华默默将名字记下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一连五日,姜韶华都在礼部衙门。
&esp;&esp;礼部众官员提心吊胆了五天。
&esp;&esp;南阳郡主声名赫赫,哪怕表现得和气,众臣也不敢怠慢。这几日埋头当差做事,往日盼着清闲,现在只恨差事少。
&esp;&esp;姜韶华冷眼看几日,随口笑道:“都说衙门里忙碌,我看礼部还好。”
&esp;&esp;言下之意就是,礼部人员冗长,领俸禄的人大大超过了真正需要的人手。
&esp;&esp;董侍郎忙笑道:“礼部和其余五部不同,每年到了科举的时候最为忙碌。其余时候,差事确实略少一些。”
&esp;&esp;“明年皇上出孝期,将要选秀大婚。礼部现在已经着手预备起来了。”
&esp;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