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姜韶华心里一阵唏嘘。 &esp;&esp;太和帝的声音再次响起:“你设计的政务考核表,真的能派上用场吗?如果他们弄虚作假,该如何应对?” &esp;&esp;姜韶华回过神来,笑着说道:“不是如果,而是一定会有人弄虚作假。官场上,人人都要脸面,谁也不愿排在最后被人笑话,还得写请罪折子。有人会勤勉当差,有些心思活络脸厚心黑的,少不得就要耍弄心思手">
阅读历史 |

第553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姜韶华心里一阵唏嘘。

&esp;&esp;太和帝的声音再次响起:“你设计的政务考核表,真的能派上用场吗?如果他们弄虚作假,该如何应对?”

&esp;&esp;姜韶华回过神来,笑着说道:“不是如果,而是一定会有人弄虚作假。官场上,人人都要脸面,谁也不愿排在最后被人笑话,还得写请罪折子。有人会勤勉当差,有些心思活络脸厚心黑的,少不得就要耍弄心思手段了。”

&esp;&esp;太和帝皱眉:“那考核表岂不是形同虚设?”

&esp;&esp;“这倒不会。”姜韶华眸光一闪:“这就是一条鞭子,鞭策他们用心当差罢了,对大部分臣子都有用处。那些耍手段的,只要不太过分,不必管他们。要是太过明显过火了,逮住一两个惩治一番,也就是了。”

&esp;&esp;“简而言之,抓大放小。在南阳王府,我就是这么管理王府属官的。我只管吩咐差事下去,他们怎么安排怎么做,我并不干涉,只看结果。”

&esp;&esp;“时日久了,谁当差仔细用心,谁敷衍了事,也就看出来了。”

&esp;&esp;提起南阳王府,姜韶华自信从容,目中含笑。

&esp;&esp;太和帝都忍不住羡慕嫉妒了一回:“你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十四县巡查,王府里一应事务都交给属官,陈长史冯长史一个掌外务一个管内务,将王府里打理得十分妥当。听闻其余属官,对你这个郡主也忠心耿耿。你比朕还小三岁,手段能耐可比朕强多了。”

&esp;&esp;姜韶华失笑:“这怎么能比。南阳郡才多大点地方,堂兄身为天子,要掌管大梁千万里江山和数之不尽的臣子。这两者之间的难度,有天壤之别。”

&esp;&esp;可姜韶华来了京城,才几日功夫,就弹压住众臣,令朝议顺利进行,处置完了堆积的政务。向王丞相示好,安抚住安国公,顺便拉拢示好左大将军……

&esp;&esp;如果他脸皮厚一点,完全可以归功于自己。没有他的信任和全力支持,姜韶华做不到这些。

&esp;&esp;可惜,他修炼还不够,脸皮也没厚到这个地步。他很清楚地知道,哪怕是他病愈了亲自上朝,也做不到这一步。

&esp;&esp;亏得姜韶华是个姑娘家,如果有这等治国才干的人是姜颐,他这个天子便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。

&esp;&esp;这些念头,在太和帝的心里一闪而过。

&esp;&esp;姜韶华似未看出太和帝眼底的一抹失落黯然,陪着太和帝闲话片刻,便告退离去。

&esp;&esp;出昭和殿后,姜韶华才暗暗松一口气。

&esp;&esp;每日周旋应对心眼比筛子还多的朝堂重臣,要哄住郑太皇太后不作妖,要鼓励要安抚病中敏感脆弱的天子,饶是她精力充沛意志坚韧,也有些疲惫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一夜过来,姜韶华再次精神奕奕地站到了众臣面前。

&esp;&esp;照例先是小朝会。

&esp;&esp;大概是昨日的政务考核表起了作用,今日小朝会进行得格外顺畅。不过两个时辰便结束。

&esp;&esp;此时还没到正午,众臣没有留下用午膳,各自回各自的衙门去。

&esp;&esp;“周尚书请留步。”姜韶华笑吟吟地叫住了工部尚书。

&esp;&esp;周尚书心里一凛,陡然生出不太美妙的预感:“不知郡主有何吩咐?”

&esp;&esp;其余众臣也有些诧异,纷纷看了过去。朝会都结束了,郡主单独叫住周尚书做什么?

&esp;&esp;就见南阳郡主笑着走到周尚书身边,亲切地说道:“我在宫中闲着无事,想随周尚书去工部转一转。”

&esp;&esp;周尚书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众臣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这哪里是转一转,这是要去工部巡查。

&esp;&esp;为什么第一个挑工部?理由也不难猜。户部拨了一大笔银子去工部,留着修建河堤之用。这也是近来朝中最重要的一桩政务大事。

&esp;&esp;天子不便轻易出宫,南阳郡主可没这个困扰,想出宫便出宫,要去工部便直接张口。

&esp;&esp;第491章 覆手(四)

&esp;&esp;周尚书惊愕片刻后,很快拱手应道:“郡主要去工部,臣岂敢阻拦。只是,郡主是千金之躯,工部衙门里都是男子。郡主只身前去,只怕多有不便。”

&esp;&esp;姜韶华微笑道:“本郡主不是只身前去,要带上陈舍人和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