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(2 / 2)
转到一边,擦了眼泪,再转头已是满脸笑容:“娘带你们回屋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一场公审结束了,造成的余波,却属实难料。
&esp;&esp;第二日,便有三张状纸送到县衙。
&esp;&esp;都是女子上的状纸。一个是出嫁女和娘家兄弟争产案,一个是婆婆告儿媳,最后一个,竟是女子状告亲生父亲。
&esp;&esp;崔县令特意将三张状纸都呈到郡主眼前:“叶县里织业兴盛,擅长养蚕缫丝织绸的女子比比皆是,养家的重任也多在女子身上。所以,叶县里的女子们地位远胜过其他县城。”
&esp;&esp;“就连告状,都比其他县衙多了许多。这三份状纸,还请郡主过目!”
&esp;&esp;第131章 余波
&esp;&esp;姜韶华接了状纸,迅速翻看了一遍。
&esp;&esp;第一份是出嫁女状告娘家。这个女子在娘家辛苦多年,攒了两台织机。原本说好了作为嫁妆带走。后来亲娘去世,亲爹续弦。续弦带了儿子进门,舍不得织机,硬是留下了。这个出嫁女心中不忿,已经多次告到县衙了。
&esp;&esp;第二份媳妇告婆婆的,也不是什么复杂案子。媳妇进门后十分勤快,每年织绸布赚的银子,却有半数都贴补了娘家。婆婆心中恼怒,百般怒斥刁难。儿媳不服,告到了县衙。
&esp;&esp;最后一桩女儿告父的案子,是亲爹不让女儿出嫁,将女儿一直留在家中。女子都二十四岁了,成了标准的老姑娘。有媒人提亲,都被亲爹拒之门外,女儿心中郁愤难平,便上了状纸。
&esp;&esp;姜韶华翻看完状纸后,抬眼看崔县令:“本郡主所料没错的话,这都不是第一次递状子了吧!”
↑返回顶部↑